前端analysis | 知其所以然

ai-agent-vs-vscode-vs-mcp-vs-langchain区别

2025-11-01


LangChain、Agent、MCP 的关系一次性讲透。


一句话总结三者关系

  • LangChain:一个 框架生态 —— 用来构建 AI 应用(LLM、工具调用、workflow)。
  • Agent:一种 运行模式/架构模式 —— 让 LLM 根据目标自主选择步骤和工具。
  • 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:一种 标准/协议 —— 让 Agent 能稳定、安全地使用真实系统中的工具与数据。

三者是 层级 + 职责不同 的关系。


🧩 三个层的关系图(最重要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AI 应用层(App) │
│ (你用来构建系统:LangChain 可在此)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 使用框架构建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Agent 层(智能体逻辑) │
│ LLM 选择策略、规划步骤、调用工具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 通过标准接口调用外部资源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MCP:Model Context Protocol │
│ 工具 / 数据 / 服务 的通信规范与封装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
外部系统、数据库、API、代码执行

🌟 类比理解(三者是什么)

名称 类比 作用
LangChain Node.js / Spring Boot 用来写 AI 应用的框架
Agent 一个自动化“机器人调度系统” 负责让 LLM 决定用什么工具、怎样执行
MCP USB 协议 / HTTP API 标准 定义“工具接口规范”,保证与外部系统连接稳定

🧠 三者职责差异(重点)

1️⃣ LangChain:应用级框架

  • 有 Chains、Agents、Tools、Memory
  • 提供“封装好的工具”和 Pipeline
  • 可以管理 Agent,但 本身不是 Agent

👉 在 LangChain 中,你可以跑:

  • 工具增强 LLM
  • 多轮推理
  • 复杂 workflow

2️⃣ Agent:让 LLM 自主决策

一个 Agent 会做三件事:

  1. 理解任务 -> 规划步骤
  2. 选择要调用的工具(Tool selection)
  3. 根据返回结果调整策略

Agent 是一种“智能体运行模式”,任何框架都可以实现 Agent,比如:

  • LangChain Agent
  • LlamaIndex Agent
  • OpenAI GPT-5 Agent(Functions/Tools)
  • Claude MCP Agent

👉 Agent 是概念,不是框架。


3️⃣ MCP:让 Agent 真正可用工具

MCP 做的事情非常底层,但关键:

  • 规范化工具调用(类似 OpenAI Functions 但扩展性更强)
  • 工具注册、权限、安全沙箱
  • Agent 通过 MCP 执行外部操作(读文件、执行命令、访问 DB)

MCP 不关系 LLM 的推理逻辑,只负责:

  • 连接 LLM↔工具
  • 保证安全
  • 保持稳定通信

🔗 三者如何配合?(最贴近你的使用场景)

方案 1:LangChain 驱动 Agent,MCP 提供工具

1
LangChain Agent -> 调用 MCP 工具 -> 实际执行外部系统操作

优点:

  • 用 LangChain 的高级能力(chains、memory)
  • 用 MCP 的标准化工具

方案 2:完全 MCP Agent(OpenAI/Claude)+ 业务层不用 LangChain

1
MCP Agent(OpenAI) -> MCP tools -> 系统

适合想要更轻量、系统内嵌 Agent 的场景。


方案 3:LangChain 作为“外层 orchestrator”,调度 MCP Agent

1
2
3
4
LangChain Chain / Workflow
├─ 调用 MCP Agent
├─ 集成传统 API
└─ 组装更复杂流程

🧩 最终关系总结(最简表)

名称 本质 是否包含 Agent 是否提供工具 是否定义协议
LangChain 框架 是(可实现)
Agent 运行模式 依赖工具
MCP 通信协议 否(LLM 外部)

🎯 你可以怎么选择?

如果你是:

做企业级 AI DevOps/质检系统 → 推荐

✔ LangChain(workflow)
✔ MCP(统一工具层)
✔ Agent 仅做推理执行

做 VSCode 插件 / 本地自动化 → 推荐

✔ MCP + OpenAI Agent
✖ 不需要 LangChain

做微服务级自动化 → 推荐

✔ MCP
✔ OpenAI Agent
→ LangChain 作为 orchestrator 可有可无

VSCode 携带的模型(Copilot Agent / VSCode 本地模型) 如何与 LangChain、Agent、MCP 组合工作

目前 AI 开发自动化 场景里最重要的一环。
VSCode 自带的模型(Copilot Agent 或本地模型)会充当“Agent 的大脑”,
MCP 提供工具接口,
VSCode 作为宿主环境,
LangChain 是可选的工作流 orchestrator 层。

换句话说:

  • VSCode = 外部世界
  • Agent(Copilot Agent) = 控制者
  • MCP = Agent 访问 VSCode 功能的协议层
  • LangChain = 如果你想扩展复杂业务逻辑可加入

🧩 整体工作流图(最关键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VSCode(宿主环境) │
│ ├─ 本地模型 / Copilot Agent │
│ ├─ VSCode 自带 MCP Server │
│ └─ 插件/文件系统/Git 访问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│ 通过 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Agent(大脑) │
│ ├─ 推理、规划、工具选择 │
│ ├─ 决定何时读文件/写代码 │
│ └─ 调用 MCP 工具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│(可选)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LangChain(业务逻辑层) │
│ ├─ Chains、Workflows │
│ └─ 多模型/多工具 orchestration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🎯 VSCode 携带的模型,到底是什么?

VSCode 已经内置两种能力:

Copilot Agent(核心)

  • 这是一个强大的 Agent runtime
  • 默认使用 OpenAI / Anthropic 模型
  • 但 VSCode 可以注册 本地模型 (LLama 3.2, Phi-3, Gemma2)

VSCode MCP Server

提供一组内置 MCP 工具:

  • 文件系统(read/write)
  • 运行命令(terminal 工具)
  • Git 操作
  • 搜索/定位代码
  • 打开/编辑文件
  • VSCode 插件 API 调用

👉 Agent 通过 MCP 工具直接操纵 VSCode
(不是 prompt hack,是真正的工具级操作)


🧠 那 VSCode 的模型如何与你说的三者结合?

🔸 1. VSCode 模型作为 “Agent 的大脑”

例子:

你在 VSCode 输入:

“帮我重构所有 Cypress 测试,把公共步骤抽取到 fixture,并生成新的 e2e 目录结构。”

流程是:

1
2
3
4
5
6
7
用户指令

VSCode 内置模型(Agent)

分析任务 → 规划步骤 → 选择 MCP 工具

通过 MCP 执行操作(真实改代码)

这时用到:

组件 作用
VSCode 模型 理解任务,规划行动
Agent 决策与工具调度
MCP 执行真实操作(读写文件)

🔸 2. LangChain 带来的扩展能力

如果你的需求仅限 VSCode 内部 → 不需要 LangChain

但你是 DevOps/质检方向,很多任务是跨系统的:

  • 调 Cypress container
  • 调 Docker
  • 调 CI/CD Pipeline
  • 调 GitLab API
  • 调 Webhook
  • 调日志/监控(Prometheus/Grafana)

这时你需要 LangChain 做 orchestrator:

1
2
3
4
LangChain Workflow
↓ 调 VSCode Agent(MCP)
↓ 调 Docker/Cypress/Machine MCP 服务
↓ 调外部 API(GitLab, Prometheus)

LangChain = 扩展能力
VSCode Agent = 专注开发环境内动作
MCP = 工具层统一协议


🔥 最终体系的工作方式(完整版本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           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LangChain Workflow │
│ (跨系统 orchestration)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Agent(OpenAI/VSCode 本地模型) │
│ - 规划动作 │
│ - 工具选择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 MCP 调用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MCP 工具层 │
│ VSCode MCP | Docker MCP | Cypress MCP | GitLab MCP | File MCP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
不同外部系统 / 容器 / 代码 / 运行环境

💡 举例:你最关心的场景

(VSCode + Cypress Docker + MCP 智能体)

你输入:

“找出最近 10 次 E2E 失败中,登录流程失败的公共模式,并自动修复代码。”

系统工作方式:

  1. VSCode 模型(Agent)理解任务
  2. 调用 Docker/Cypress MCP 服务读取日志
  3. Agent 分析日志推理问题点
  4. 调用 VSCode MCP 写入代码
  5. 触发“重新跑 Cypress pipeline”
  6. 分析新日志
  7. 输出结果或循环优化

👉 这是完整的 AI 自主 QA DevOps 流程
你正在构建的是未来企业内部最先进的自动 QA 系统。


🧩 最后的总结(最清晰版)

角色 VSCode Agent MCP LangChain
位置 本地IDE 推理大脑 工具协议 编排层
是否必须 可选(跨系统时必需)
主要作用 提供环境/插件 规划与决策 执行工具操作 多系统 orchestration
使用支付宝打赏
使用微信打赏

若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击上方按钮对我打赏